|
液壓制動具有傳動迅速、牢靠、易于維護保養等特點,被航空、汽車工業所普遍采用,越來越多的建設機械車輛也普遍采用了這種制動裝置。但很多司機特別是工程機械車輛的司機對液壓制動裝置知之甚少,維護不夠。近幾年來,北京市惡性車禍屢次發生,甚至發生汽車吊鉆進居民房子里的事故。究其原因除了司機因素外,剎車制動裝置有缺陷、故障的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本文就工程車輛液壓制動的故障分析與排除作一淺析。 故障一:制動不靈 一、現象與原因 1、現象 車輛行駛中迅速將制動器踏板踩到底,其減速緩慢,制動距離過長,俗稱“剎不死”。 2、原因 ①踏板自由行程過大; ②制動總泵內制動液不足,補償孔堵塞,總泵皮碗、皮圈老化、發脹、變形或被踏翻; ③制動總泵漏油,回油閥密封不良,出油閥彈簧折斷; ④制動分泵皮碗老化、發脹,活塞卡滯、漏油; ⑤制動蹄片磨損嚴重,制動器間隙過大或間隙調反; ⑥制動鼓失圓、起溝或磨損過薄,制動蹄片表面有油或水、燒蝕硬化,鉚釘外露等; ⑦液壓制動系統中有空氣或溫度過高,管路中制動液汽化形成氣阻; ⑧油管凹癟,接頭松動滲漏,制動軟管老化、破裂或堵塞。 二、排除 當液壓制動系統出現制動不靈時,可采用“三腳制動”(輕踏、快踏、連踏)憑 1、第一腳制動 輕踏,即用腳尖或前腳掌輕踏制動踏板。若把踏板踏到全程的2/3時才感到有制動阻力,則說明踏板自由行程過大,應予調整;若踏下踏板時感覺比以前硬甚至踏不動,則說明制動總泵及分泵皮碗發脹、變形以致卡死或由于制動液使用過久產生的沉淀阻塞了管路,應更換制動液及制動皮碗并清洗制動管路;若踏下踏板時感覺軟綿綿并富有彈性,則說明液壓制動管路內有空氣或制動液受熱汽化,應擰緊管路接頭,根據不同車型按要求放氣;若踏下踏板后松開時踏板不能回原位,則說明制動總泵回油閥或回油孔堵塞,若此時伴有“撲哧撲哧”的響聲,則說明總泵皮碗被踏翻,應疏通回油閥或回油孔,更換皮碗。 2、第二腳制動 快踏,即用腳掌快速踏下制動踏板。裝有快速自鎖接頭的液壓制動系統若出現輕踏踏板時制動有效而快踏踏板時制動無效的情況,則說明快速自鎖接頭裝反或接頭處兩個彈簧力調整不當,致使在快踏踏板時接頭球部產生自鎖現象,制動液不能通過,遇到這種情況應重新裝配并將來油端壓緊彈簧彈力適當調低;若在快踏時感覺踏板自由行程較小、制動有效,而在緩慢踏下踏板時感覺自由行程較大、制動無效,則說明制動總泵皮碗老化、磨損過甚,保持對制動踏板的壓力不變,此時若感覺踏板在繼續向下移動,則說明制動管路中有滲漏現象,應首先查外部制動管有無破裂、管接頭處有無松動,再查總泵推桿、防塵套處和車輪制動分泵處有無制動液漏出,若沒有漏出則說明總泵或分泵皮碗老化破裂或被踩翻,應更換。 3、第三腳制動 連踏,即連續踩踏幾次制動踏板。若連續踩幾次,踏板踏到底且無反力,則說明總泵貯液室內缺少制動液,進油孔和貯液室蓋通氣孔堵塞,或機械連接機構脫落,或制動皮碗破裂或被踏翻,此時應向貯液室內添加制動液,疏通通氣孔,更換制動皮碗;若連續踩幾次踏板能升高且制動效能有好轉,則應檢查踏板自由行程和車輪制動器間隙。 故障二:起步加速困難 一、現象與原因 1、現象 車輛行駛中一次或幾次制動后起步和加速困難,行駛一定里程后制動鼓有發熱現象。這種現象在建設機械車輛中尤為常見。 2、原因 ①制動踏板無自由行程;②制動鼓與制動蹄摩擦片之間間隙過小,制動蹄回位彈簧折斷或疲勞過軟;③制動液太臟使回油困難;④總泵旁通孔回油孔堵塞,總泵或分泵皮碗或皮圈老化、變形、發脹;⑤總泵活塞回位彈簧過軟、折斷或活塞卡滯。 二、排除 先根據故障現象確定是全車發咬還是個別發咬,再作進一步的診斷并排除。 1、若確定為全車制動發咬 ①檢查制動踏板有無自由行程;②打開貯液室蓋用連踏踏板的方法觀察回油情況,若回油緩慢或不回油應檢查制動液是否太臟或粘度過大;若制動液純清,則踩一次制動后放松踏板,擰松任意一個分泵放氣螺栓噴出制動液,可解除全車制動發咬現象。 2、若是個別車輪發咬 ①支起制動發咬的車輪,擰松分泵排氣螺栓,當制動液急速噴出后如制動蹄回動,檢查制動油管是否堵塞,放液后如制動蹄仍不能回動,檢查制動器間隙是否過小;②若上述檢查均正常則分解檢查分泵活塞、皮碗和其它造成制動蹄回位不良的因素,根據原因排除故障。 更多資料,請訪問:潤滑在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