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報網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5-8-17
| 【案例】 電動車出問題相當麻煩 家住鄭州市司家莊的王先生去年10月份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剛買一個月,就發現剎車失靈,他就找到購車的賣場,商家說:“我們只負責賣車,你找售后服務點兒吧。”王先生又蹬著騎了40分鐘,找到了該品牌的售后服務點。維修人員拆開后說,不只是簡單的剎車線壞了,變速器也要換新的,而變速器屬于人為原因壞掉的,不免費更換。王先生很生氣地問:“你們的‘人為’原因指的啥?” 無獨有偶,鄭州市夏女士買的電動車,電池沒用夠一年就報廢了。雖然購車時商家說,電池保修期一年,但是商家卻以夏女士充電不當為由,拒絕更換。 【工商】 調解電動車投訴煞費時間 據統計,近年來,電動自行車投訴量逐年增加,其中,涉及電池和售后服務問題的投訴最多。市消協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由于沒有統一的電動自行車“三包”規定,找不到詳細的理賠條款,調解一件電動自行車的投訴要比調解一件電視機或手機的投訴,多花幾倍時間。 【經銷商】 “人為損壞”鑒定基本很難 在黃河路幾家電動車專賣店。提到“三包”規定,銷售人員拿出的全是廠家自己制定的保修標準。廠家制定的“三包”規定上強調:人為損壞不予保修。如何鑒定是“質量問題”還是“人為損壞”?幾家專賣店的銷售人員有的說:“憑經驗能看出來。”有的說:“維修商的測定儀能測出來。” 一家專賣店銷售人員給記者透了點“真經”,買電動車還是去正規專賣店好,有些小型經銷商賣的“名牌”電動車是假的,上面的名牌標簽是后來貼上的,用手一摳就掉。這樣的電動車一旦出現問題,經銷商會以各種理由推脫。真正名牌電動車上的標簽是噴上去的,摳不掉。 【修車行老板(Honcdo)】 口頭承諾寫到紙上才算 馬師傅的修車行就開在黃河路上,已修了近10年車了。聽說記者想買電動車,他立刻滔滔不絕地介紹起經驗來。 馬師傅提醒說,千萬別相信經銷商的口頭承諾,經銷商的承諾都得明明白白寫在保修卡上。比如有的經銷商承諾閘線、燈泡、變速器可以終身保修,但生產廠家并未在“三包”規定中提到這些小部件的保修問題,經銷商為了招攬生意承諾“終身保修”,但等消費者找來時,卻又變臉。 馬師傅還透露,有時你明明只有一個部件壞了,但經銷商卻說另一個部件也得換,而這另一個部件恰恰不在保修范圍內,價錢高得很。 |
|
|